當今世界有三大狀況逼在眼前,一是俄烏沖突;二是臺海局勢;三是奧密克戎。我非軍事家,也非醫學家,隔岸觀火,“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”。在此不妄加評論,免得貽笑大方。然而從半導體照明的角度,我察覺到三類照明,不火似乎沒有道理。進而揣測,不火是否會天理難容?
1 應急照明
應急照明是家庭必備之寶,就像你去住酒店,總會有兩樣是少不了,一是消防滅火裝置,通常會放在固定位置。二是充電式的手電筒,一般放在床頭柜下。在家庭里,應急照明至今未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視。上至政府機關,下至千家萬戶。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,在國內大循環中值得開掘,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。
你知道,早幾年半導體照明在日本,為何會一夜之間火爆?根本原因就是防災意識。地震一震震醒了,傳統的白熾燈不用說,就是鹵素燈也一樣經不起搖晃。LED固有的優勢、微小、抗震、節電、耐用展現的淋漓盡致,不熱賣市場都不會答應。
應急照明,我以為:不缺少產品,缺少的是推廣。如同“世界不缺少美,是缺少發現”一樣。隨著LED光源,蓄電,儲能裝置的技術提升,什么離網照明,移動照明應運而生。手電、臺燈、磁吸燈等等,皆可打著應急照明的招牌,讓家家戶戶,應收盡收,應有盡有,那該多好。
2 紫外照明
傳統紫外汞燈,因聯合國有關部門考慮到滅菌需求而網開一面,予以豁免,不強制執行《水俁公約》。含汞而不環保也顧不上了,“兩者相比取之輕”,照例可登大雅之堂。有專家認為,一般情況下,不宜在家庭使用。這就給第三代半導體照明中杰出代表,UVC LED帶來了機會,盡管它的技術表現相比較同類小伙伴,不盡如人意,但與紫外汞燈比,還是有其獨特優勢,一綠色環保,二微小任性。
在這兩年多新冠疫情中,它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。特別是國內的企業,有一種天降大任,時不我待的精神,如:廈門的光莆,長治的潞安,杭州的至善,還有深圳的朗德萬斯等。從芯片提升到封裝完善乃至紫外殺菌燈以及殺菌裝置等。在冬奧會上和郵政系統中及抗疫一線,發揮了關鍵的作用。國家級的CSA聯盟、照行業學(協)會、新媒體都在不遺余力地在引導推廣。
總感覺沒有達到一個沸點的高潮,是技術原因抑或力度不夠呢?印象中,前年還有過一個供不應求,搶著付款的時期,為何稍縱即逝,風光不再了呢?照理說:就市場而言,疫菌更加隱秘,傳播更加迅捷,需求理應更大。盡管我們開發出了各類產品,為何叫好不叫座?在點上示范不錯,到面上卻未廣而用之。究竟是輿情不夠,還是技不如人抑或其它原因?值得整個行業深思!
3 植物照明
植物照明用于家庭中不是什么新鮮事,十多前北大東莞研究院,重慶光電研究院等都做過有益的嘗試。不少力求創新突破的企業,一直致力于開拓,有點像似屢戰屢敗,屢敗屢戰的圍城。印象中除了近幾年在北美市場,受益于大麻種植的法律松綁,讓植物燈出口竄升,就連電源也跟著“引火高升”。
深圳市照明與顯示行業協會引勢利導,正和政府聯手,籌劃搭建植物照明的展示平臺,把整個產業鏈鏈接起來,由鏈長牽頭走向市場,為企業搭建產品展示平臺。在此波疫情中有一個很特殊的情況,出現了三個區,即:封控區、管控區、防范區。足不出戶,少則七八天,多則一個多月,深圳、吉林、上海等大城市皆在其中。
生存中除糧食外最突出的就是蔬菜,如果植物照明在這方面努力,開發出“速培蔬菜加速器”等類型的產品,用水培法,土培法皆可,那該有多好的前景,給百姓創造一個“家中有綠菜,心里樂開花”的微環境,這該多美好。隨用隨摘,絕對保鮮。這次因疫情待在家中的人,培植綠豆芽,黃豆芽是一大樂事,既解決缺蔬之憂,又有收獲的喜悅感。如果家家戶戶的都擁有一臺種植箱,那該多好呀!什么芽苗菜、生菜、冰草甚至小蕃茄、草莓等都應需而生。技術早已不是問題,關鍵在于理念,在于教育呀!
前有十城萬盞,后有百城千屏,戰爭、疫情加碼之下,三類照明的普及戰或許才剛剛開拔。
戰爭不就在近鄰嗎?新冠不就在門外嗎?相信,就會看見,這并非聳人聽聞,凡事還是預則立……